工作地点
作者:安庆市 来源: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浏览: 【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25-04-05 16:26:19 评论数:
我也常常鼓励我的学生们,各种技术和方法都去学习和尝试,很多传统思路下几乎无法解决的科学难题,破局的关键点就在这里。
近年来,中国在人工智能、材料科学、能源等领域的创新取得了巨大进步。打造投融资机制,全周期赋能科技企业成长。
从享誉全国的制造业基地,到生机勃勃的科创高地……今天,当人们聊起安徽省合肥市,科技创新已成为这座城市的靓丽名片。启动建设不到一年,科大硅谷成就斐然:全国首个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挂牌,总规模300亿元、首期15亿元的科大硅谷引导基金设立,安徽芯片第一股云岫资本全球科创中心将落户于此……资本、人才、项目源源不断地汇集而来。他们是合肥科技创新事业的积极参与者,是中外友好交流的民间大使。2021年底,合肥成立了市委科技创新委员会,由市委主要负责同志担任主任,安排1名市委常委任执行副主任,统筹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协调办理重大事项。构筑国之重器保障机制,全方位助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国际社会应增进对中国的了解并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交流。近年来,合肥不断完善领导协调机制,全体系加强科创力量统筹。引力波探测第一次获得诺贝尔奖,是美国科学家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的拉塞尔赫尔斯(Russell A.Hulse)和小约瑟夫泰勒(Joseph H. Taylor Jr.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通过观测脉冲双星的办法,间接证明引力波是存在的,两人也因此获得了199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纳赫兹引力波是低频波段的引力波,相比于此前LIGO探测到的高频引力波有不同的产生机制,也携带着不同宇宙天体的信息。他同时预测,未来15至20年里,会有4种不同引力波波段的观测窗口被打开。相较于美国和欧洲工程浩大的地面引力波探测器而言,中国科学家探测纳赫兹引力波的探测器飞在太空中,更巨大,更天然。现阶段我们数据里有57颗。
因此,美国科学家雷纳韦斯(Rainer Weiss)、巴里巴里什(Barry C.Barish)和基普索恩(Kip S.Thorne)获得了201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胥恒表示,随着在FAST观测的继续开展,数据的不断累积,未来结果的精度将大幅提高。
1光年相当于9.46万亿公里。科学家对引力波的探测已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它们于 2008 年建设完毕,于 2015 调试成功,并在当年探测到百赫兹频段的引力波,于2016年正式公布。几个独立的国际团队都探测到类似的信号,互相验证了结果。
然而这并不影响科学家对引力波的研究热情,因为它实在是太重要了。它由加速运动的有质量物体扰动周围的时空而产生,并以引力辐射的形式传输。胥恒介绍,不是一定要57颗(脉冲星),而是把FAST能看到的测时精度比较高的脉冲星基本上都加入到脉冲星测时阵列里,以此提高脉冲星测时阵列的精度。2019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和英国研究与创新中心(UKRI)分别向LIGO的运营方资助2040万美元、1410万美元。
我们后面还会继续观测,把数据时间跨度延长,探测纳赫兹引力波的灵敏度会随着时间数据长度的增加快速增加,比如数据再增加一倍,那么灵敏度会增加好几倍。但如果这些信号数据的相关性符合四极相关曲线,那么人们就可以认为这些扰动就是纳赫兹引力波引起的。
当时空被扰动,就产生了引力波。有了这东西之后,把这个窗户打开了,你就能往后看了,能做更多的事情,但后面有什么,我们还不知道。
因为引力波太弱了,很难直接测到一个单独的引力波。据介绍,中国研究团队基于独立开发的软件,对FAST收集的信号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在4.6西格玛置信度水平上发现了具有纳赫兹引力波特征的四极相关信号的证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的主要学科方向、大型观测设备运行和观测基地建设等受国家天文台宏观协调和指导。它的周期非常长,可能数年甚至数十年才走完一个周期。宇宙中质量最大的天体,比如星系中心的上亿到千亿倍太阳质量的超大质量双黑洞系统绕转产生的引力波,主要集中在纳赫兹频段。这确实是物理学上一个非常重大的进展。
要再等几个个月,或几年。胥恒表示,这一重要成果的论文发在国内的期刊,是希望能够支持国产学术期刊的发展。
作者:吴跃伟 来源:澎湃新闻 发布时间:2023/7/7 8:06:24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90后博士探测纳赫兹引力波,抵近精密探测极限 作出一个世界级的发现,分几步? 近日,再获世界级发现。这被认为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简称国家天文台)等科研机构近期最重磅的研究成果之一。
据介绍,对频率低至纳赫兹的引力波进行探测,将有助于天文学家理解宇宙结构的起源,探测宇宙中最大质量的天体即超大质量黑洞的增长、演化及并合过程。国家天文台官网资料介绍称,该机构成立于2001年4月,本部设在北京,直属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新疆天文台(2011年1月更为现名)和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
也有助于物理学家洞察时空的基本物理原理。但引力波传过来,就把时空给扰动,导致有的脉冲星传过来的脉冲信号延迟到达,而有的提前到,这都是极其微小的改变。中国科学家通过自主开发的数据分析软件,以数据精度、脉冲星数量和数据处理算法上的优势弥补了时间跨度上的差距,使我国纳赫兹引力波探测灵敏度很快达到了与美、欧、澳相当的水平,从而同时实现此次重大科学突破。那么,多大的探测器才能观测纳赫兹引力波? 胥恒说,跨度至少有几十光年那么大的探测器。
57颗被选中作为前述探测器的脉冲星都是毫秒脉冲星。4.6西格玛置信度水平的误报率已经小于五十万分之一。
胥恒表示,关于纳赫兹引力波发现过程的一种形象化的描述是,FAST一直盯着太空中的57颗脉冲星,持续记录它们传来的脉冲信号,记录这个天然探测器的读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图 他表示,其实引力波携带了很多天体物理的信号,探测到引力波之后,你就可以研究这些天体物理信号。
国家天文台高水平建成和运行了以郭守敬望远镜(LAMOST)、中国天眼FAST为代表的一批国际领先的重要观测设备。但现在还不能说是直接看见了纳赫兹引力波。
我们利用中国自主设计和建造的大科学装置开展原创性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国本土的学术期刊上,我国在这一领域与国际同步达到领先水平。地球直径才1万多公里,在地面上,造不出那么大的探测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图 为什么说是世界级发现:探秘宇宙的新波段 我们研究纳赫兹引力波的首要目的,其实不是预警黑洞或者探测暗物质,从全人类的角度来说,探测引力波本身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突破。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这次我们是在纳赫兹频段,测到了(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证据。胥恒表示,这种惊人的探测精度和探测能力,确实是在往人类极限上推的。
赫兹是每秒时间内发生某一周期性事件的次数。诺贝尔奖物理学奖得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费曼理论物理学教授基普索恩(Kip Thorne)2017年12月在北京师范大学进行讲座时表示。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三年多的时间,我们就达到了和他们差不多的水平。